兰开斯特的科学家们已经证明,其他物理学家最近对超导金属场效应的“发现”毕竟只是热电子。
兰开斯特物理系的一组科学家发现了新的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另一组对超导金属中场效应的观察可以通过涉及电子注入的简单机制来解释,而不需要新的物理学。
发起这项实验的谢尔盖·卡法诺夫博士说:“我们的结果明确驳斥了另一组声称的静电场效应的说法。 这让我们回到了地面,并有助于保持学科的健康。”
实验团队还包括 Ilia Golokolenov、Andrew Guthrie、Yuri Pashkin 和 Viktor Tsepelin。
他们的工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 自然通讯.
超导电路在传感和信息处理中得到应用。 学分:兰开斯特大学
当某些金属被冷却到绝对零以上几度时,它们的电阻就会消失——一种被称为超导性的惊人物理现象。 许多金属,包括实验中使用的钒,已知在足够低的温度下表现出超导性。
几十年来,人们一直认为,由于电荷载流子可以很容易地自行排列以补偿任何外部电场,因此超导体的极低电阻应使其实际上不受静电电场的影响。
因此,当最近的一些出版物声称足够强的静电场可以影响纳米级结构中的超导体时,物理学界感到震惊——并试图用相应的新物理学来解释这种新效应。 相关的影响在半导体中是众所周知的,并且支撑着整个半导体行业。
兰开斯特团队将类似的纳米级设备嵌入到微波腔中,使他们能够在比以前研究的更短的时间尺度内研究所谓的静电现象。 在短时间内,该团队可以看到腔内的噪音和能量损失明显增加——这些特性与设备温度密切相关。 他们提出,在强电场下,高能电子可以“跳跃”到超导体中,从而提高温度,从而增加耗散。
这种简单的现象可以简明地解释纳米级结构中“静电场效应”的起源,而无需任何新的物理学方法。
参考:12 年 2021 月 XNUMX 日, 自然通讯.
DOI: 10.1038/s41467-021-22998-0
